这些城市,为啥都在发卫星

2023-05-07 01:37:31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图片来源:眉山天府新区


【资料图】

夜幕苍穹,繁星点点。

你或许会用手指着那些星星,很浪漫地告诉身边的TA:那是大熊星座,这是仙后座,还有半人马座、猎犬座、天琴座……观星,是人类对宇宙最原始的窥探。

肉眼能看见的星座,是跋涉了亿万光年的恒星之光。而不容易被看见的“星座”——人造卫星,近年来则呈现指数级增长。

近日,城叔参加了四川省眉山市的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会。这是一座位于西部省份的地级市,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万、GDP为1600多亿、财政收入150多亿,已经拥有了十颗属于自己的卫星。

争夺太空轨道资源,过去一直是大国角力的场域。我们热烈地讨论着马斯克“星链”计划成功或失败,却少有人注意到国内发射商业卫星的热潮,已经蔓延到了城市。

你也许不知道,目前在地球上空环绕的商业卫星,有“吉林一号”“齐鲁星座”“北京一号”“潇湘一号”“河南一号”,也有“泉城一号”“珠海一号”“佛山一号”“天府星座”……从卫星命名上看,透出一丝“圈地战”的味道。

地域印记

人造卫星之所以频繁出现以国内省、市开头的名字,而不是过去熟知的“东方红”“风云”“北斗”等系列,还得从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说起。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4年11月27日是第一个重要的放开节点。《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发布,被业内称为“60号文件”。从此,民间资本被明确鼓励进入航天领域。诸如长光卫星、欧比特等企业,也是在文件发布前后切入卫星产业,雷军、李书福等投资大佬也开始入局。

五年多后,2020年4月20日,民营航天迎来第二个重大转折点——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范围,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工程,地方政府开始密集发布卫星产业扶持政策。

曾经“万人一杆枪”的航天事业,完成0到1的突破之后,1到100的商业市场,交由民营资本接棒。正是这几年,离地数十万米的高空,多了很多由国人发射的商业卫星。

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告诉城叔,从数量来看,目前美国在轨卫星大概是400多颗,中国在轨卫星大概有200多颗,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的200多颗卫星中,超过一半是商业遥感卫星,占据着我国卫星数量的主导地位。”他说。

卫星遥感是主流对地观测手段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金公司研究部

就是这些商业遥感卫星,有的被打上了“地域印记”。

以“珠海一号”卫星星座为例,星座的发射、运营方是欧比特,实控人为珠海国资委,官方介绍“珠海一号”是“国内第一个纯民营企业投资的商业卫星星座”。“之所以命名为‘珠海’,有两方面原因。”欧比特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蒋晓华对城叔解释,一方面是公司地址就在珠海,另一方面“发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卫星,也更容易得到城市的支持和关注”。

站在企业角度,以省份或城市冠名,是商业航天企业对享受所在城市产业政策或直接投资的一种回馈。

换成城市角度,“如果自己发射卫星,那么就掌握了主动权”。在童庆禧看来,信息共享还是业内一大阻碍,城市在推进卫星互联网建设过程中,要想应用到卫星观测数据,如果采买别人的卫星资源,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如果传输不及时、获取不直接,那就只能被动等待。

所以,从现阶段来看,城市独立发射卫星,能够更好地推进卫星互联网与城市其他地面基础设施构成有机整体,更加适应地方推进“新基建”建设的需求。

与此同时,在航天事业长期由国家主导的思维定势下,当城市开始拥有自己的人造卫星,总给外界一种“很厉害”的感觉。顺势之下,也为地方培育卫星产业造起了声势。

就在上述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会上,以眉山成功发射10颗卫星、组建我国首个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卫星星座为契机,眉山天府新区推出支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的关注。

童庆禧提到,中国的商业遥感卫星发展正处于“蓬勃开花”的阶段,不管是发射星座也好,建设地面接收站、处理中心也好,地方愿意去投入发展自己的技术、拥有自己的卫星,都是高速发展阶段的一种表现。

发力方向

制造、发射一颗商业遥感卫星的成本,可以控制在千万元上下,在轨运行的寿命大概三、五年;再加上低轨卫星单星覆盖的时空范围有限,需要足够的数量才能“组网”,进而提供能被利用的数据资源。

比如,“吉林一号”计划以138颗卫星组网,“天府星座”一期也计划发射14颗卫星。这就意味着,组建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需要不小的开销。

“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农田景色 图片来源:新华社

当价值不菲的商业遥感卫星竞相上天,要成为城市在天上的“眼睛”,数据获取之后如何应用是关键所在,“钱要花在刀刃上,要把每颗卫星用好”。

“利用好”是理想,“没用好”是现实。

国际著名测绘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提到“遥感数据既多又少”的问题。

国家此前投入了海洋、环境等卫星系统,形成了全国层面对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减灾应急等方面的基本数据采集,但受到在轨卫星数量、遥感质量等限制,数据不够“鲜活”、不够精准,以及传回地面的数据没有用户、没有加工等因素,很难满足地方多元化、差异化的应用需求,导致“数据很多,多得用不过来;数据又少,少得不够用”。

采访中,李德仁非常强调遥感数据的“快、准、灵”,他所主持完成的遥感卫星系统,也是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遥感数据从获取到应用终端的分钟级快、准、灵服务。当技术实现了创新突破,才进一步奠定遥感卫星数据被应用的基石。

一条航天产业链,从上游研制、发射,到下游运营、应用,由许许多多环节共同构成。上游的制造、发射需要巨大的投入,50%-80%的产业价值则产生于下游的数据应用——具体可细分为通信、导航、遥感应用等,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千亿级别的市场。

北斗导航卫星 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普

城叔注意到,一些省市开始明确提出在应用端发力。

比如,福建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卫星应用是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布局了“吉林一号”的吉林更是提出,加速布局以卫星遥感、通信、导航应用为核心的卫星应用产业链,打造全球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系统;云南、河南也明确提到“推动应用产业的发展”。

眉山天府新区发布的规划与政策,也是围绕卫星的“应用产业”展开:若企业的卫星应用产品有实际销售额的,按5%予以奖励;若企业创新出新的应用场景,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若企业运营卫星数据产生增值服务,也设置了对应的奖励标准。眉山天府新区提出,“到2025年要成为全国知名的‘遥感应用创新城市’”。

相比过去“布局卫星互联网”的笼统提法,地方更加清晰了发力卫星产业的思路与重点。

抢占先机

抢先布局未来产业,是眼下很多城市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必选项。卫星应用产业,正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卫星互联网的产业链很长,地方布局一个卫星应用产业,会牵涉到上下游的全链条要素,包括发射资源、数据存储、分析与应用等等。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技术研究所所长葛大庆此前分析过:

“通过卫星产业基地聚集、集群,在地方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接替原有的产业形成新的发展领域,这对于提升城市影响力,打造城市新名片,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作为四川最年轻的地级市,随着眉山首届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当地媒体评价其为“西部小城的抢滩占先、换道领跑”。

在卫星互联网还处于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抢占先机”是值得被肯定的城市策略。一来顺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二来也有助于未来城市转型发展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我们也是这两年才听说眉山在卫星领域有所动作的。”一位眉山人回忆,经过一段时间的论证,2022年下半年,眉山开始发射商用卫星,目前刚完成“天府星座”第一阶段的组网。

也因为去年用4个月时间密集发射了10颗商用遥感卫星,眉山突然就在全国版图中有了“显示度”,一跃成为“西南地区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最多的城市,在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长春和北京”。

图片来源:新华社

太空轨道资源本就有“先登先占、先占永得”的原则,对于抢滩卫星应用产业的城市而言,发射属于自己的卫星,顺利完成了第一步。

不少业内人士提到,接下来如何围绕卫星应用培育完善的产业生态,在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等方面完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构建,更需要地方下扎实的功夫。

也是在这场大会上,城叔注意到,眉山一口气请来了7名院士为其支招。眉山希望,这些院士、企业家,“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眉山,把创新资源投向眉山,把科技成果转化放在眉山”。帮助这位布局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新生”,弥补产业生态的短板。

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

上一篇:天津:“青少年街区”正式开街 将常态化开展主题团队日活动-资讯推荐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